当前位置:循环首页>正文

JAMA Cardiol:ISCHEMIA研究“以患者为中心”——DAOH分析结果

作者:国际循环网   日期:2021/5/13 17:10:03
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2019年11月17日,美国纽约大学Hochman JS教授和斯坦福大学Maron DJ教授在美国心脏病协会(AHA)年会上首次报告了ISCHEMIA试验的主要结果。

    编者按:2019年11月17日,美国纽约大学Hochman JS教授和斯坦福大学Maron DJ教授在美国心脏病协会(AHA)年会上首次报告了ISCHEMIA试验的主要结果。ISCHEMIA研究显示,伴有中-重度心肌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(SCD)患者,PCI与药物治疗相比,未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率。—石激起千层浪,ISCHEMIA研究主要结果的公布掀起学界广泛讨论,吸引研究者们进一步分析。
 
    2021年5月3日,JAMA Cardiology重磅发文ISCHEMIA研究再分析,比较侵入性治疗和保守治疗对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临床研究指标--院外存活天数(Days Alive Out of Hospital,DAOH)影响。
 
 
    ISCHEMIA研究的DAOH分析设计
 
    ISCHEMIA研究共纳入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个中心的5179例稳定缺血性心脏病和中-重度心肌缺血患者,并随机分为两组:保守治疗组(2591例)和侵入性治疗组(2588例)。侵入性治疗组中,受试者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冠脉介入治疗[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(PCI)或冠状动脉搭桥术(CABG)];保守治疗组中,受试者仅因药物治疗失败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。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3.3年。
 
    此项分析聚焦于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临床研究报告指标--院外存活天数(DAOH),比较保守治疗、侵入性治疗组的差异(见图1)。数据来源于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,数据分析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。
 
    主要终点:随访4年间受试者平均院外存活天数(DAOH)。住院定义为在医院或护理机构(专业护理机构、康复中心或疗养院)≥1晚,包括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。其类型包括: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、心血管疾病、非心血管疾病、病因不明和延续护理。心血管疾病包括:急性冠脉综合征伴自发性心肌梗死(1、2、4b、4c型),治疗相关性心肌梗死(4a、5型),不稳定型心绞痛、心力衰竭、心脏骤停、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。
 
图片
图1. DAOH分析设计
 
 
    ISCHEMIA研究DAOH相关结果
 
    5179例受试者中,女性1168例(22.6%),年龄64(58~70)岁。共计纳入5899次住院(表1)。
 
表1. 治疗组随时间推移的平均累计DAOH
图片
 
 
    平均累计DAOH
 
    随访1个月,保守治疗组较侵入性治疗组延长2.4天(30.8 vs 28.4天,P<0.001);随访1年,保守治疗组较侵入性治疗组延长6.3天(362.2 vs 355.9天;P<0.001);随访2年,保守治疗组较侵入性治疗组延长6.3天(718.4 vs 712.1天;P=0.001);随访3年,保守治疗组较侵入性治疗组延长4.6天(1065.4 vs 1070.0天;P=0.22);随访4年,保守治疗组较侵入性治疗组延长2.8天(1415.0 vs 1412.2天;P=0.65)。
 
    然而,当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后,随访期间两组平均累计DAOH无统计差异(图2)。
 
图片
    图2. 随访4年间,两组平均累计DAOH占比
(A含所有住院、B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阴影区域表示95%CI)
 
    亚组分析显示,随访4年时,两组年龄≥65岁的受试者平均累计DAOH短于年龄<65岁者,侵入性治疗组分别为1358例[32.4%]、1429例[34.0%](P<0.001)、保守治疗组分别为1355[32.3%] 、1430[34.0%](P<0.001)。不同地区的受试者平均累计DAOH无统计学差异。
 
    住院次数
 
    随访期间,侵入性治疗组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(4002 vs 1897次,P<0.001)。侵入性治疗组中2434次住院为因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占60.8%。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侵入性治疗组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(1568 vs 1897次,P=0.001)。侵入性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住院占比更低(17.1%[685/4002] vs 57.8%[1095/1897],P<0.001)。具体而言,因自发性心肌梗死住院占比更低(65[1.6%] vs 123[6.5%],P<0.001)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占比也更低(119[3.0%] vs 216[11.4%],P<0.001)。
 
    侵入性治疗组延续护理频次高于保守治疗组(131[3.3%] vs 87[4.6%],P=0.01),其中51%(37/72次)来自CABG术后转诊。
 
    受试者平均住院次数
 
    随访期间,侵入性治疗组高于保守治疗组(1.5±1.6 vs 0.7±1.4,P<0.001)。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侵入性治疗组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(0.6±1.4 vs 0.7±1.4,P=0.001)。保守治疗组零住院患者占比更高(409[20.0%] vs 1635[80.0%],P<0.001);侵入性治疗组再住院患者占比更高(957[36.9%] vs 446[17.2%],P<0.001)。
 
    受试者累计住院次数
 
    随访4年间,侵入性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多0.80次(1.61 vs 0.81,95%CI:0.71-0.89,P<0.001)。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侵入性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少0.12次(0.69 vs 0.81,95%CI:?0.21~?0.03,P=0.007)。
 
    受试者累计住院天数
 
    侵入性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延长4.41天(11.16 vs 6.75天,95%CI:3.32~5.50,P<0.001);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两组相似(5.95 vs 6.75天,95%CI:?1.82~0.22;P=0.13)。
 
    随访1个月,侵入性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延长2.4天(95%CI:2.3~2.6,P<0.001),随访1年,侵入性治疗组延长5.0天(95%CI:4.5~5.6,P<0.001);随访2年,侵入性治疗组延长4.2天(95%CI:3.5~4.9,P<0.001);随访3年,侵入性治疗组延长4.5天(95%CI:3.6~5.5,P<0.001);随访4年,侵入性治疗组延长4.4天(95%CI:3.3~5.5,P<0.001)。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两组无统计学差异。
 
    受试者平均住院天数
 
    与保守治疗组相比,侵入性治疗组长于保守治疗组(9.1±18.6 vs 5.4±15.3,P<0.001)。排除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两组无统计学差异(4.7±16.1 vs 5.4±15.3,P=0.10)。具体而言,侵入性治疗组中冠状动脉搭桥患者(n=530)平均住院天数长于PCI患者(n=1524)(11.8±9.8 vs 2.9±3.6天,P<0.001)。
 
    侵入性治疗、保守治疗两组存活时长相似(1423 vs 1422天,P=0.78);死亡率相似,全因死亡、心血管死亡、非心血管死亡均相似。
 
 
    ISCHEMIA研究DAOH分析结论
 
    随访2年内,保守治疗组DAOH高于侵入性治疗组,至4年时,两组无统计学差异。由于介入治疗的初次住院,早期侵入性治疗DAOH未见优势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侵入性治疗组因心肌梗死、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占比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。
 
    DAOH分析提供了一个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评价指标,可供临床医生、患者共同决策稳定型冠心病的治疗方案。
 
 
    参考文献:
    Harvey D. White,et al. Comparison of Days Alive Out of Hospital With Initial Invasive vs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 Prespecified Analysis of the ISCHEMIA Trial. JAMA Cardiol. doi:10.1001/jamacardio.2021.1651.

版面编辑:张冉  责任编辑:刘超颖



ISCHEMIA研究DAOH分析结果

分享到: 更多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贤纳士
声明:国际循环网( www.icirculation.com)对刊载的所有文章、视频、幻灯、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。未经本站许可,不得转载。
京ICP备15014970号-5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(京)-非经营性-2017-0063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ICP证150541号
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   © 2004-2025 www.icirculati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公司名称: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:010-51295530